2005年8月3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九版:读图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天目山的树是幸福的
见习记者 曹志男/文 本报记者 王志浩/摄

  走进临安西天目山山门,便进入了柳杉、金钱松等喜阴植被的势力范围。行进在神秘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绿色王国里,除了记者一行的脚步声,便是溪水潺潺,蝉鸣阵阵。
    8月1日,59岁的护林员翁银根,成了我们最好的向导。像老翁这样的护林员,在这个保护区有30多位。老翁也是西天目最高峰“仙人顶”火警望台的巡视员,对他来说,西天目山已是他的老朋友,“我了解这座山的脾气”。“既发展好旅游经济,又保护好古树群,不破坏保护区生态平衡。”同行的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副科长陆森宏,指着身边一棵500多岁的古柳杉告诉记者,“在直径2米以上的古柳杉中,它排名老幺。”西天目山从198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今,除了严格按照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执行外,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用自创的种种方法保护这里的树木。
  “严禁滥砍滥伐,小心用火”“您要吸烟,您的旅游消费将会增加100到5000元”……保护区随处可见这样的告示牌。发放防火宣传小册子,张贴宣传海报,是保护区工作人员为保护古树和森林上的第一把保险锁。长在山道中间并冒出地面的柳杉及松树树根,也被工作人员用竹篱笆围了起来,并竖了一块留言牌:“请欣赏我,但不要踩我。”
  “盘根错节巨柳杉,认养人陆森宏,认养日期2003年……”陆森宏副科长看着这棵巨柳杉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:“它排名老八,我当初利用‘职务之便’花了200元抢先认养了它。”12000岁高龄的古银杏、树高58米为世界同类树种第一高的金钱松、扎根在石缝的香果树,在西天目,这些古树被人认养已不是新鲜事。“这不仅解决了古树保护的资金问题,也能唤醒人们对自然的热爱。”老翁一边介绍古树一边说。
  随着山势拾级而上,郁郁葱葱的古柳杉群中几株枯死的柳杉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“在保护区我们尊重自然规律,绝不人为干预,这也是世界上自然保护区的统一规则。”老翁指着一棵倒下的直径约1米的死柳杉解释,这株400多岁的古树是去年冬天被雪压垮的,虽然死了,还被留在原地,这也是对自然保护区原生态的一种保护。
  海拔不断增高,高大的古树群渐渐被灌木丛和松树替代,“这是夏秋兰,那是藤漆……”健步如飞的老翁介绍山上草木时如数家珍。经过近2个小时的跋涉,海拔1506米的“仙人顶”望台,终于出现在记者面前了。
  “这里能看到整个山区,只要哪里一冒烟,我会通过对讲机把准确方位告诉管理中心,森林消防队员和附近的巡逻队员便迅速准确地前去灭火。”老翁站在制高点,不时将各个方位的地名告诉记者。望台让火灾远离森林,为古树保护系上了又一条有力的“保险带”。
  登顶后不久,记者便随同老翁从平均10多米宽的森林防火带下山。“谁这么缺德!”山路上一株被连根拔起的植物让老翁连连叹息,“这个叫什么我也不清楚,但说不定就是咱们天目山的特有植被呢。”保护意识已经深深扎根在天目人心中。